退出长者模式
支持新兴业态发展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
发布日期:2020-12-22



关于突出协同推进八大重点任务——聚力高质量,瞄准产业质效新跨越,建设特色鲜明、集聚发展的全球先进产业基地等相关内容,建议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、文旅和生活服务业,推动服务业业态升级、模式创新、能级提升,形成实体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良性循环、居民消费升级和生活性服务业供给相互促进的现代产业体系,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。同时结合本人所处的行业,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:

支持新兴业态发展

对标上海、南京、苏州、无锡,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互联网品牌企业,上海有拼多多”“B、南京有苏宁易购”“同程旅游、苏州有企查查、无锡有华云等,而我区在新业态、新产业方向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来说,跟其他三角洲城市的企业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,疫情的到来也让我们重新审视所处的经济环境。互联网赋予了时代随时变化的特性,如何抓住新变化给经济、商务、消费等领域带来的新机遇,发展产业新模式,提升服务业业态升级,培育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们所需要思考的。

今天的这一代青年,对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过、喜爱过的一些经典IP、文化元素是很愿意买单的。以文化元素去拉动其周边或相关活动的策划、销售,由此产生的黏性和社群传播力是非常强的,这领域的未来潜力和价值空间会是在线新经济的必争之地。

品牌文化“走出去”和“引进来”

最近刚落地的常州市民广场作为龙城又一兴起的新地标,也是我区又一重要的品牌文化项目。但对标南京、苏州、无锡这些附近城市,我区在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。文化项目的引进实力明显不够,比如世界著名的一些巡回演出目前很少能在常州大剧院开演,引进实力的差距也是阻碍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壁垒。另外,城市本土文化氛围也不够突出,很少有能向外输出的本地文化品牌。因此建议高新区要加强对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的投入,提高城市居民文化修养,引导居民进行文化娱乐消费,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。

着力打造地名文化

充分挖掘我市、区独一无二的名人文化资源,加快对没有命名或命名没有特色、没有内涵的道路、桥梁、广场、学校的命名工作。这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,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综合利用名人资源,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。另外对大型节会、文艺活动要抓好规划和组织,注重对基层群众文化的培育和引导,探索将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向市民无条件开放,吸引市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。

树立城市文化IP

如今,城市发展想要弯道超车,形象传播这一环节必不可少。在这个信息粉尘化加速蔓延的时代,城市IP的塑造无疑已经成为城市形象打造和营销传播的重要法门。除了加强文旅品牌塑造与IP 导入,还可以通过建立粉丝社群,打通上下游,围绕IP开发一系列产品和带有IP标识的服务,通过塑造有引爆性的城市IP,如开通城市抖音号、视频号等,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,利用IP所获得的关注和流量,吸引相关产业的项目投资,联动一产、二产、三产的融合发展,真正有效促进我区经济增长,推进我区文化服务创新。(新北区工商联)源自《常州日报》


 

主办单位:常州市工商业联合会

承办单位: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

地址:常州市新北区太湖东路103号1号楼7楼

电话:0519-81660609   

技术支持电话:0519-85685023(工作日9:00-17:00)

网站支持IPV6   推荐使用1024*768或以上分辨率,并使用IE9.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

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

  网站标识码:3204000058

苏ICP备05003616号-2